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出行走得不远就靠步行,如果是沿江沿河的地方就划船,陆上的路由马拉车甚至人力车。所以过去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走不到太远的地方,因为科技不发达,工业落后,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大都一无所知。所以科技进步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时期,西方国家军队的武器主要是燧发枪和西洋炮。
关于燧发枪,虽然它的诞生时间比较早(可以上溯到16世纪中叶),但其作战效能却一直都不是很高。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药被改进,燧发枪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效能才有了很大提升。其在欧洲国家军队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到了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燧发枪已经广泛装备了欧洲各国的军队。
关于西洋炮,即被当时中国人称为的“红夷大炮”或“红衣大炮”。这种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一直是前装滑膛炮,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军队开始使用更为先进、威力更大的后装线膛炮。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地点(国家)和使用的动力上面有显著的差异: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点点是英国,发生在18世纪,特点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发起地更加广泛,主要在德国和美国,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器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用于创新取得的佳绩举例:1、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电灯;2、莫尔斯电报机发报,新通讯工具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有线电报就已经问世。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制成一台电磁式的电报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yuym.com/post/42959.html